为贯彻落实第二届“绍兴交通人才周”活动部署,搭建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,充分发挥工程专业人才在交通领域创新发展中的核心作用,9 月 12 日下午,由绍兴市交通运输局主办的学术交流研讨会,在我校图书馆1楼报告厅成功举行。来自市交通运输系统、高校及项目建设单位的领导、专家与青年工程师代表齐聚一堂,以“技术创新与实践应用”为核心,共话交通领域前沿技术,共商发展新思路。
绍兴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(正局长级)叶初良,市公路港航与运输管理中心党委书记韩凤雷,市交通集团副总经理王晖,学院党委书记袁油迪、副院长黄睿等高校专家导师以及4支青年工程师服务队,市交通集团、市轨道交通集团等项目建设单位业务骨干等共五十余人参会。
研讨会由黄睿副院长主持,全程围绕“成果分享-专家点评-前沿授课”三大核心议程展开,节奏紧凑、内容务实。研讨会第一阶段4支青年工程师服务队聚焦交通工程一线痛点难点,依次汇报研究成果,突出 “实用性” 与 “创新性”。市交通执法队以《改扩建高速公路综合降噪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》为题,分享了高速公路改扩建中噪声控制的技术方案与实际应用效果,为解决交通噪声扰民问题提供实践参考;市公航运中心先后带来《无通水冷却法的大体积混凝土墩台控温技术研究》《海河联运枢纽河口通航建筑物建设关键技术研究》两项成果,前者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易开裂的难题提出创新控温方法,后者聚焦海河联运枢纽建设的技术瓶颈,为绍兴内河航运升级提供技术支撑;市工程中心的《倒装式耐久沥青路面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》,则从路面结构优化角度出发,探索提升沥青路面耐久性的新路径,助力延长道路使用寿命、降低养护成本。
ok138cn太阳集团黄睿副教授、郭鹏飞副教授针对4项汇报课题进行现场点评。专家团队既肯定了青年工程师们 “从实践中来、到实践中去” 的研究思路,也从技术深度、数据支撑、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—— 如建议进一步完善大体积混凝土控温技术的长期监测数据,优化沥青路面技术的经济成本分析模型,为青年工程师后续课题深化指明了清晰方向。点评后,服务队成员与专家展开互动研讨,现场交流氛围热烈,有效打通 “理论指导 - 实践反馈” 的闭环。
研讨会第二阶段由我学院两位专家带来前沿技术分享。薛飞副教授以《基于数字孪生与深度学习的桥隧智能检测技术探索与应用研究进展》为题,系统介绍了数字孪生、深度学习等新兴技术在桥梁、隧道检测中的应用现状与未来趋势,展示了智能检测如何提升交通基础设施运维效率与安全性;管圣功博士围绕《非接触式测量技术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》授课,结合具体案例讲解了激光扫描、无人机航拍等非接触式测量技术在道路施工监测、桥梁变形观测中的实践应用,为交通工程测量提供了“高精度、高效率”的技术新选择。
此次研讨会不仅是第二届 “绍兴交通人才周” 的重要组成部分,更是绍兴交通领域 “以会育才、以会促创” 的生动实践。通过搭建 “青年展示、专家引路、全员学习” 的平台,既激发了青年工程师的创新活力,也推动了高校科研资源与交通实战需求的精准对接。



